外部審計工作流程,對于市場中的廣大企業來說,為了對其真實經營狀況進行了解、把握,并確保審計結果的公正、客觀,其在經營期間經營會涉及到開展外部審計。而企業開展外部審計通常是尋求第三方審計代理機構進行業務合作,因此,有關于外部審計工作流程就備受企業關注。接下來,本文來帶您對此進行具體了解!
一般而言,有關于外部審計工作流程,其大體上按照如下程序來進行:
1、由企業自主選擇市面上第三方審計代理機構進行業務委托,在選擇期間,企業需重點關注審計代理機構成立的年限、客戶口碑、服務案例等方面的內容,以確保選擇靠譜的審計代理機構提供審計服務。
2、由審計代理機構對客戶企業的審計風險進行評估,如未發現審計風險或審計風險在可控范圍內,則接受企業委托,并由自身主導與客戶企業簽署正式審計服務協議,對審計項目、審計時間、審計收費、雙方權責以義務等事項進行具體明確。
3、發放給客戶企業《審計資料清單》。企業需按照資料清單的要求將公司經營狀況的基本材料以及外部審計所需具體材料準備齊全,并確保無誤,然后按約定時間對接給審計代理機構的業務負責人。
4、審計代理機構組建專屬審計工作小組,深入了解、分析企業提供的背景材料,并在對這些材料進行具體把握的基礎上,撰寫審計工作提綱,編寫審計工作計劃,為審計工作地開展打好前期基礎。
5、發放《審計通知書》。在審計工作開展地前三日,向企業發放《審計通知書》,告知客戶企業審計人員入場以及審計工作開展地具體時間。
6、審計人員入場。按照審計工作計劃的安排推進外部審計活動地開展,采取審閱、調查、詢問、分析等專業的外部審計工作方法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并對審計期間發現的問題和線索進行詳細記錄,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7、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復核,形成初步審計意見,編寫審計報告初稿。與被審計企業負責人交換審計意見,如雙方意見不一致,需進行具體協商;如雙方達成一致,則在此基礎上編寫正式外部審計報告。
8、出具最終審計報告,并報送給審計業務的委托人。至此,外部審計工作流程全部完成!
以上是對外部審計工作流程介紹。對于在經營期間需要開展外部審計活動的企業來說,如若對該項審計程序不夠了解,便有必要對文中介紹內容作詳細把握!